查看原文
其他

教师成长的“道”,三个词组包括了

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-03-18

《道德经说什么》阅读随想

文章链接

1.这样的讲述方式,相信您也喜欢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教师成长的“道”,三个词组包括了

——读《道德经说什么》随想(2)

研读《道德经》,对“道”的解析是绕不开的。整本书5000多字,“道”字出现了70多次,“德”字出现了40多次,足见“道”之重要。

2016年“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”获得者张岂之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《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》中提出,如果在中华文化里找到一个最核心的概念,排在第一位的就是“道”。这一点,相信很多专家都得认同。

那么,何谓“道”呢?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第一章就指出: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”它无法解读,解读出来就落下乘了;“道”是全面的,如果解读出来就片面了。

既然不能用语言来解读,那如何理解它呢?用“形象”——给出大家一个形象,大家自己去领悟。

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,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,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——“悟”字非常重要。

韩鹏杰先生在《道德经说什么》一书中,对“道”是这样“悟”的:

他认为我们走在道上,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:第一是方向和目标;第二是规则和境界;第三是红线和底线。

其实,这也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“道”。

一、方向和目标

教师专业成长,没有方向和目标,所谓的“成长”只是空谈。试想我们走路,不知道往什么地方去,怎么会到达目的地呢?这是最浅显的道理了。

因此,真正的教师专业成长,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,确立一个大方向,一步一步、一天一天坚持做下去,距离我们的目标一定会越来越近。

朱永新老师曾经提出过“十年目标”,认为每天一篇千字文,坚持十年,定能成为名师。实践证明,在朱老师的引领下,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,经过十年历练,都脱颖而出。

我的习惯是每年确立一个方向,每天都必须坚持去做。

比如2021年,我的方向是“写作”,我便每日一篇千字文,即便是春节,甚至患病期间都没有停止。

2022年,我的方向是学习名师课例,于是每日整理初中小学名师的教学设计、课堂实录和教学视频,现在已经整理出了数千节名师课例资料。春节之后,每天都有许多老师向我索要名师课例,需要的老师可以打开下面链接:要开学了,这些语数英备课资料您一定用得上!》,不再一一回复。

2023年我也确立了一个方向,暂时不便说出,期待自己能有突破。

二、规则和境界

规则和境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没有境界就没有高度,教师成长亦是如此。

“规则”就不多说了,大家都知道其利害,就只说一说“境界”吧。

朱永新老师曾经提出教师的“四种境界”:第一,做一个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;第二,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老师;第三,做一个让学校骄傲的老师;第四,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老师。

四种境界中,最基础的就是“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”。这里的“瞧得起”不仅指教学艺术,还指个人品行。

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境界,而只是把目光盯在晋升职称上,等到职称到头了或者无望了,我们还有成长的动力吗?

我深信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: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。

有了这样的境界,还愁自己不能成长吗?

三、红线和底线

红线和底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。无论何时何地,我们都不应该触碰法律红线,不能突破道德底线。一旦触碰,便泥菩萨过河——自身难保,何谈专业成长?

《道德经》第44章有一个成语叫“知止不殆”,“殆”就是危险失败,“止”就是遇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要知道刹车“停止”,再往前走就出问题了。

实话说,当前的教育生态充满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,我们的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,也存在着很多的诱惑,甚至还有陷阱,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定力,坚守好红线和底线两个意识。

以上三个词组,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“道”。您觉得有道理吗?

2023年2月9日于家中

喜欢这本书,就点击看看吧!全网最低价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